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三产融合”加快现代农业新发展

    信息发布者:骆国标
    2016-12-02 14:52:11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转载

    ——新兴县创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工作侧记

      编者按:今年年初,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选择新兴县作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全国创造更多新鲜经验。在近一年时间里,新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日,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将在新兴拉开帷幕,本报特推出《聚焦新兴三产融合发展》系列报道,重点展示新兴县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特色和亮点,敬请读者垂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新兴县稔村镇的高村猪场,被先进的自动化养猪场景象深深吸引,只见里面一排排的猪栏,厂房内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每个猪栏装设自动供料系统,配有保温灯,母猪和仔猪在这里可以得到全自动全方位“保健院”一样的照料。而猪的排泄物,则通过地下管网,以机械刮粪与短期水泡粪的模式清粪,无需人工处理,猪舍时时保持干爽清洁。此外,通过猪场与公司的物联网,管理人员对所有的养殖情况可以实现精确管理。

      进入农业4.0时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经管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农业领域,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催化剂”。高村猪场项目结合先进物联网自动化管理技术,为农业增值增效,是新兴县积极推动农业“三产融合”的真实写照镜头。今年年初,新兴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云浮市委提出的打造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要求,并且专门出台了《新兴县创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的实施方案》。在这份《方案》当中,特别将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列为该县农业实施“三产融合”主要目标。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新兴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迈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龙头企业“领军”

      提高农业竞争力 

      作为广东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新兴县依托山清水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象窝茶、马林牌凉果、双雕牌罗非鱼片、新兴排米粉、新兴话梅、新兴香荔等名优农产品,是“中国果品加工之乡”和“鱼米之乡”,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并被列入国家农业部粮食高产工作示范县,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有着坚实的基础。

      “以前一个工人只能管养40-50头母猪,现在一个工人能管200头母猪,养殖效率成倍提高。”温氏股份高村猪场项目相关负责人温尚基说。这个全新的高村猪场,由南牧公司承建,农牧装备升级后,在投资建设方面具建筑面积少、投资省、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该猪场养殖效率高、养殖成本低、生物安全高、饲养环境好、粪污处理科学,实现环保达标排放。

      如今,在新兴县内,像温氏股份一样,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将农业产业上下游各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发挥出示范领军作用。同样在新兴话梅产业方面,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形成“青梅种植、新兴话梅、青梅酒、梅花观赏”的模式,以青梅种植业拉动话梅、青梅酒等深加工业及梅花观赏等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统计,目前,新兴拥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8家;培育家庭农场5100多个、种养大户1.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15个,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新农村连片建设 增强农村活力

      秋收时分,在省道113线良洞村至石头冲村路段,沿途3.6公里绿化景观长廊下,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散发出的田园气息,让人感到怡然舒服。2015年底,簕竹镇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围绕“现代农牧、活力簕竹”发展定位,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以“全域谋划,整镇推进”为策略,通过对省道113线、县道466线、乡道301线和簕竹河沿线的景观改造和厂场升级,把秀美乡村、农牧企业、家庭农场、景观节点、观光驿站等串联起来,打造“一轴引领、两岸同步、三产融合、四大示范、五村争辉”新模式,以点带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新兴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挖掘整合地方独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底蕴、特色资源,大力推进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通过整合宜居乡村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等各类项目平台和资金,培育了一批以生态果园风光、乡村田园风貌和自然生态景观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产品,成为该县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有效途径。 (记者 刘键 特约记者 何勇)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